直到以伊之间的这场“12日战争”落下帷幕,很多人都还对冲突的起因结果,百思不得其解。
其实冲突爆发的导火索,就是特拉维夫袭击了德黑兰的核设施,而爆发过程最高潮的桥段,也是美国出动B2为以色列出头,继续轰炸核设施的举动。
由此可见,德黑兰的核设施,才是这场大龙凤的“始作俑者”。
(国外媒体报道的B2打击效果图)
那么问题来了,不说美国这么做已经触犯了国际法,也不说伊朗到底有没有秘密进行核武实验。就算他们有的话,也只可能是秘密进行。
美国到底是如何掌握这些绝密级核设施的具体位置呢?是不是无论伊朗怎么做,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呢?
答案或许很扎心,是的。而且不只是伊朗,除了现在已经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外,可以说全世界几乎任何一个国家的核设施,都逃不过美国的眼睛,
当然,它们同时也逃不过联合国五常任何一个国家的眼睛,因为只要你想造核弹,你就会留下这三个蛛丝马迹。
(核爆威力惊人)
核材料的进口第一个痕迹,大量核原料的进口。
原因很简单,要想制造核武器,就必须进口核原料。而核原料在这个世界上的用处,虽然遍布工业生产(如铱-192等用于工业探伤,检测金属材料内部缺陷;放射性同位素用于石油测井,分析地层结构)、医学设备制造(如用于医学影像、放射治疗)等多个方面,但核心用途几乎只有两个,一个是能源生产,另一个是生产核武器。
(危险的核原料)
因为除了这两个领域以外,其他的用途对于核原料的需求用量相对较小,有且只有能源供应以及核武制造,会涉及大量的核原料的采购。
而在全世界范围来看,核电站的数量就摆在那里,几乎所有国家都心知肚明。心知肚明之下,自然也能够计算得出,一个国家在能源生产方面所需要的核原料大致数量。
那么,一个国家进口的核原料如果超出了这个数量的话,国际社会自然有理由觉得,它是在秘密研究生产核武。
(核原料)
特殊核设施第二个痕迹是特殊核设施的建设。
制造核武器并非简单的原料堆积,它需要一系列高度专业化和特殊化的设施。
就比如铀浓缩设施。铀是制造核武器的重要原料之一,但天然铀中可用于核反应的铀235含量极低,仅约 0.7%。
所以必须人工提炼,而人工要将铀235的浓度提升到可用于核武器的水平,就必须依靠离心机这样的铀浓缩设施。
而一个大规模的铀浓缩工厂又需要数千甚至上万台离心机同时运转。这样的一番大场面,很难逃过国际卫星侦察和情报收集系统的眼睛。
(核设施的特征非常明显)
而除了离心机以外,生产核武器,还要依靠重水反应堆。
这玩意主要是用于生产钚239,这是钚最重要的同位素,在核武器中运用极为广泛。
在这种情况下,一个国家如果突然开始建设重水反应堆,或者对现有的反应堆进行大规模改造,那么基本就只有一种可能,那就是生产核武。
(重水反应堆)
当然,看到这里,或许有人会说,重水反应堆在核电站领域的应用也极为广泛,不能完全以此作为证据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核电站和核武器的工作要求不同,所以两者的重水反应堆在设计和运行参数上存在显著差异。
核电站在设计时更注重能源转换效率和安全性,在反应堆功率、燃料循环方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,以实现长期稳定、经济的能源供应。
(伊朗重水反应堆被袭击后的场景)
而用于生产核武器的重水反应堆,则会根据钚生产的需求进行特殊设计,在运行过程中,会产生一些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征,痕迹相当明显。
而且这些设施,有一个算一个,几乎每个都是耗电大户,一经使用,耗电量会大幅上升,远超普通工业水平。
那么外国情报机构完全可以通过分析一个国家的电力消耗数据,推测它是否是在生产核武。
(核设施高度耗电)
更何况,生产核武器需要大量核技术人才。
如果一个国家突然出现大量核技术人才聚集,且无法给出合理的科研或能源项目解释,那么它正在制造核武基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。
第三个痕迹,核试验的动静。
虽然现在五常的科技发展水平已经可以不用经过核试验,就能推断自身核武器威力。
但其他正在研发核武的国家显然没有这样的水平,它们一旦造出样本,势必将进行一系列实验演练。
可偏偏核武器这玩意一经实验,立马就会造成“山崩地裂”的效果,想要不引人注意,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。
(美国当年的核试验)
就比如,1998年,巴基斯坦进行了一系列的核武器相关试验。
巴基斯坦核试验期间,地面出现轻微的隆起或凹陷,这些隆起或凹陷的水平破坏力暂且达不到剧烈地震的水平,更像是核武器试验所致。
再加上国际社会对巴基斯坦的多处秘密调查,发现了大量疑似核武器生产设施,以及用电量异常、大量核人才聚集等情况,国际上由此得出巴基斯坦正在制造核武器的结论,后来巴基斯坦果然官宣拥核。
(巴基斯坦已经拥有了核武器)
大国专属的奢侈品从以上这些蛛丝马迹来看,一个国家想要秘密制造核武器,并瞒过五常,简直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。
在历史上,除了以色列、印度和巴基斯坦由于国际政治变动成功拥有这一毁灭性大杀器外,韩国、伊拉克、叙利亚等国都曾涉足这一领域,南非最终甚至还成功地造出了核武。
(乌克兰拆解核导弹)
但这些国家都由于国际社会的压力不了了之,就连南非也被迫拆除了自己的核弹。
由此可见,核武器在现在,还仍然是只有大国才能玩得转的奢侈品。
参考资料:
1、中科院物理所《为啥这么多国家造不出核武?真正抑制核扩散的是这个步骤》
2、ZAKER《《核不扩散条约》:为什么核大国不允许小国拥有核武器?》
3、界面新闻《马克龙:美袭击伊核设施可能削弱全球核不扩散体系》
#亚太瞭望台#举报/反馈永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